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纪录小康工程大事记(1959年)
2022-03-15 17:08:23
来源:
调整字体
2 月
7 日 武汉市郊区为适应城市建设发展需要,积极开辟新菜园 44250亩,蔬菜面积由 1957 年的 30825 亩发展到 75085 亩,过去亩产 5000斤到现在可达 1 万斤。青菱公社搞蔬菜高产“卫星”试验园 630 亩。
28 日武汉市郊区(郊区联社)人民代表大会,即第三届第二次会议召开。出席大会代表 368 人。会议选举张学忠为区长(主任),曾锦山、姜成富胡守仁、王俊哲、邢建儒、薛在德、刘仁奎为副区长(副主任)。
☆ 市委同意郊区成立区联社(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区联社党委书记与区联社正、副主任仍是郊区区委书记和人委正、副区长。并将区委、区人委的工作部门按战线合并设立办公室,以集中领导,统一指挥。
3 月
☆ 武汉市郊区召开农村五级干部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纠正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中出现的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错误倾向。区将 10 个人民公社再划为 32 个管理区,261 个生产队,明确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同时,拿出 35 万元,贷款 100 万元,解决大办钢铁和人民公社化刮“共产风”所造成的问题。重新分给社员自留地,允许社员饲养一定数量的家禽家畜,允许副食品和日用手工业品上自由市场交易。
4 月
8 日根据省委指示的精神,中共武汉市郊区区委作出关于执行省委《关于人民公社管理编制和若干具体政策问题的决议》的具体方案,要求迅速解决几个问题:一、公社实行统一领导,四级管理、四级核算,即公社管委会,生产管理区,生产队,生产小队。二、公社管委会的职权范围:1.政社合一,人民公社在郊区(联社)的领导下,切实保证国家各项政策、法令的贯彻执行和生产计划各项任务的实现。2.公社管委会实行“五统一”,即思想、组织、财务制度、生产计划、经营管理统一。3.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经营管理,不得分散经营全社性的工业、商业、信用、畜牧、林业、水产及其他经济事业。4.统一举办全社性的水利工程和其他大型基本建设。5.保证完成国家分配公社的上交任务和征购任务。6.统一制定全社分配计划,统一规定全社的各基本核算单位和核算标准,以及各种扣留比例。7.公社关心和举办全社性的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和福利事业。8.统一安排劳动力等。
11 月
14 日 武汉市郊区区委根据市委《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社会主义和总路线教育运动的指示》要求各单位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三面红旗”的认识,进一步划清“两条道路”“两种思想"的界限,进一步发扬工作不讲条件、劳动不计报酬的共产主义精神和敢想、敢说、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
12 月
3 日—8 日,武汉市郊区召开农业劳动模范大会。大会表彰了劳动模范人物,宣传了他们的先进事迹,讨论市委提出的“以菜、猪、鱼为中心的全面发展副食品生产,力争粮食自给有余的方针”,以及更好地为城市服务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