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纪录小康工程大事记(1956年)
2022-03-15 17:06:00
来源:
调整字体
1 月
☆ 根据市委指示,在区委常设工作机构中,增设监察委员会;同时,将武珞、莲溪两乡合并为莲溪乡。
2 月
☆ 全区掀起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全区建立 166 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占总农户的 99.93%,取消了土地、生产资料入社分红的制度,转变为集体所有制经济,基本上完成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20 日区委合作部作出工作安排,全力转向整顿和巩固合作社,开展大规模的农副业生产运动。主要措施是: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搞好生产、巩固高级社;2.认真处理高级社中的具体政策问题;3.建立财务管理制度,记工制度;4.正式选举社务管理委员会;5.加强保卫工作。
3 月
17 日洪山区遭到大风袭击,部分地区受冰雹灾害,有 60%的冬播作物被冻坏,11%的耕牛被冻死,蔬菜育苗,温室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23 日区委、区人委、团区委、区妇联发出《关于大力加强扫盲工作的联合指示》。全区 14 个乡,共有文盲、半文盲 7021 人参加民校学习,《指示》要求各乡加强对扫盲工作的领导,注意解决好学习和生产的具体矛盾,保证在不影响生产的原则下,做好扫盲工作。☆ 九峰乡由武昌县划归洪山区。
☆ 区委结合春耕生产,在全区大力推行定额管理制度,确定“三定”(土地固定、劳力固定、耕牛农具固定)“两包"(包工、包产)“一制"(奖惩制)的基本原则,调动社员的劳动积极性,加强生产计划性和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改善社的领导,消除窝工现象,,建立生产责任制,更好地贯彻男女同工同酬,从而保证了农业增产增收的实现。
4 月
☆ 磨山乡、长山乡、鲁巷乡和太渔乡的部分合并为喻家山乡。
5 月
4 日由于久旱无雨,磨山、武珞、三合等 8 个乡已有 7600 亩稻田缺水,无法插秧。区委、区人委组织 25 名区干部下到各乡协助乡党支部领导抗旱斗争。
7—9 日 中共洪山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高家湾举行。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 56 人,列席代表 22 人。大会中听取工作报告,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提出今后的中心任务:全党动员起来,开展大规模的生产运动,结合生产,整顿、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改善经营管理,确保社员增加收入本着“主动积极,尽先办理”的原则,大力支援重点建设工作。大会选举田振东、刘瑞祥、姜成富、李光宗、王伯彦、宋松柏、袁建松、遇金保、罗华启等 9 人组成中共洪山区第一届委员会,田振东任区委书记。选举宋松柏、张国富、李云峰、韩兆玉、金谦等 5 人组成区监察委员会。同时,还选举出席市第二次党代会的田振东、姜成富、罗华启、陈有汉、陈火香等 5 名代表。☆ 石咀乡、花园乡合并为长江乡。
6 月
1 日区合作部在总结工作中指出,以农业为主的洪山区,总人口为107318 人,其中农业人口为 43093 人,小商小贩、手工业者、独劳、私营工商户、学校、机关企业等 64225 人;贫农、中农占全区人口的88.86%,非农业人口占全区人口的 58.89%。
25 日市人委第 20 次会议通过区划调整决议,撤消南湖区,原南湖区并入洪山区;将洪山区辖的驼子店、春和、联合、中合、三合、大吴、刘黄、山湖等 8 个乡划归青山区领导,武昌区辖的陆家街、中南路街,珞珈山街划归洪山区。为适应管理需要,洪山区将 33 个小乡并为 10 个大乡。至此,洪山区辖 10 乡(长江、长青、南湖、前进、九峰、友谊、胜利、喻家山、莲溪东亭)四街(陆家街、中南路街、水果湖街、珞珈山街)。
7 月
24 日为保卫地方秩序,加强党对人民武装工作的领导,区委要求各乡组建人民武装委员会,主任委员由乡党总支书记(或副书记)担任,民兵队长任副主任委员。民兵乡队部是人民武装委员会的办事机构。
10 月
18 日 区委召开区级机关干部大会,要求搞好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和整风整社运动。机关抽调干部 190 人(其中副处级以上干部 9 人,副科级以上干部 49 人)组成 10 个工作组,分赴 10 个乡开展运动。
19 日洪山区建立人民武装委员会,由田振东、胡守仁等 9 同志组成,田振东任主任委员,胡守仁、姜成富、宗宝荣任副主任委员。
11 月
26—30 日,洪山区召开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会议代表 166 人(其中列席代表 21 人)。会议审查和通过了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以来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今后工作的建议报告,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多种经营,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服务城市》的主要任务。会议选举田振东、胡守仁等 21 名同志为区人民委员会第二届委员,选举李健为区长,傅碧人、胡守仁为副区长。选举出席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37 人。
12 月
18 日全区统计,区辖 10 乡、4 街、共有人口 190801 人,32457 户,其中农业人口为 60259 人,15133 户;辖区内有大专院校 8 所,设计分院 3 个,中等学校 23 个,小学 32 个,农场试验站 11 个,庙宇寺院 5 座。
27 日区委总结农业生产情况,全区 253 个合作社除 25 个蔬菜、渔业社外,在 228 个合作社中,增收社 180 个,占 79% ,增产户 11880 户,占78.18%,从社员收入上看,全区收入较高的东亭乡,每户平均收入达543.61 元。收入较低的友谊乡,每户平均收入也达到 284.3 元,区委要求发展养猪事业,增加农民收入。
☆ 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推动下,全区私营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高潮。通过广泛宣传和发动工作,洪山区基本上完成工商业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和手工业合作化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