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流中默默救人 平凡着也很伟大
2022-06-13 15:58:00 来源:
近日,64 岁冬泳队员陈忠贵勇救落水青年,献出生命的英雄事迹,让武汉三镇为
之感动。英雄牺牲之后,多年来频繁冒险参与志愿救援、“拿命搏命”的长江冬泳队
受到关注。平凡人的至善让江城在悲恸中不断收获感动。
冬泳队员陈忠贵——
救人心切,儿子的婚礼他再也看不到了
11 月 18 日,陈思又一次来到武汉王家巷轮渡码头,凝望大江,趸船静默,水葫
芦随波摆动。但稍微熟悉水性的人都知道,在这看似平静的江面之下,水流汹涌,漩
涡密布。就在上个月 25 日的晚上,这片江水吞噬了陈思的父亲陈忠贵。
那天,3 名男青年落水,被水葫芦缠住,卷进激流。听到呼救声,64 岁的陈忠贵
和童淑华、蔡从庆等 7 名冬泳队员立刻赶到现场救人。3 名青年全部获救,但陈忠贵
却因体力不支,未能挣脱水葫芦的缠绕,被漩涡卷入水底后失踪。
陈忠贵是在当晚第二次下水救人时被江水卷走的。下水救人的三人中,童淑华将
驳船甲板上的塑料软管绑在腰间,蔡从庆套了一个游泳圈,而陈忠贵救人心切,未做
防护准备,便纵身跃入江中。几分钟后,陈忠贵、童淑华一左一右将一名年轻人托住,推出江面。在甲板上队
员们的帮助下,年轻人被拉上来。
上岸后,3 人来到上游,再次下水救人。而此时,不断有大团的水葫芦随着湍急
的江水席卷而下。在岸边指挥的李首快称,一个浪打过来,一大片水葫芦漂来,直接
压在了陈忠贵的头上……4 天后,警方巡逻艇在 15 公里外的天兴洲找到了陈忠贵的遗
体。
陈思的母亲颜惠玲一遍遍念叨 25 日的事情,泪流满面,“老陈一直惦念着抱孙
子,儿子已经定好了明年 5 月份结婚,可惜他再也等不到了。”
追悼会上,陈忠贵生前的亲朋同事、冬泳队友、街坊邻居,以及普通群众 200 多
人纷纷赶来缅怀致哀。跪拜在追悼会现场的 3 名落水青年说:“陈老给了我们新生命,
我们以后也要做好人。”
长江救援志愿队——
很多人都有冒死救人的过往,你不问便不提
陈忠贵的牺牲,让人们开始关注长江冬泳爱好者这个平时默默无闻、关键时刻援
救宝贵生命的特殊群体。多年来,他们自发组织在一起、义务守望两江四岸,人数已
达 600 名。其中长江救援志愿队 17 个月来已从汹涌波涛中救起 200 多人,成为长江、
汉江两江溺水事故救援的主力。
这些平均年龄接近 55 岁的救援志愿队队员,来自武汉 22 支冬泳队,平时游泳的
地方,就是他们的值守点。“每个值守点均搭起帐篷,每天安排至少 2 名队员值守。”
长江救援志愿队负责人俞关荣说。“本人在报名时意识到所志愿参与的救援行动本身所潜在的风险:包括人身伤害、
物质和经济损失、工作受误,并且可能得不到合理的赔偿。”这是长江救援志愿队 2010
年 3 月成立之初,“报名须知”的第五条,被队员们戏称为“生死状”,当年签署“生
死状”的有 114 人。大家都知道,陈忠贵是志愿队的第一个牺牲者,可能不会是最后
一个,但没有一个人要求退出。
“我们当然也害怕,但是听到呼救声,能不救吗?对我们来说,救人是一种本能。”
和陈忠贵并肩救人的童淑华也是长江救援志愿队的一员。他坦言,每次救人后,回到
家都觉得后怕,但曾担任过海员游泳池救生员的他,“听见别人喊救命,就忍不住跳
下去救人,甚至忘记了相依为命的患病儿子还需要自己照顾。”
在长江边冬泳已经快 20 年的童淑华,实在记不清曾救过多少人。像他们这样的
志愿者,还有很多很多。
今年 8 月,张仁锰在晴川桥下救起一名溺水男子;2011 年 2 月,当年 55 岁的志
愿者胡银荣救过一位轻生的老婆婆;
2013 年夏天,周国华救起一名 10 多岁的男孩……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随便一位志愿者,都有一肚子冒死救人的过往,你不问,他们
便不说;在他们看来,长江之中,“捞人一把”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儿了。
“在长江边选一处合适的地方,为舍身救人的英雄塑像立碑,让活着的人们永远
记住他们,让英雄事迹世代流传,让英雄精神成为永恒。”11 月 19 日,武汉市委书
记阮成发在给长江救援志愿队的信中深情地说。
赞语冬泳英雄舍身救人,至善义举感动江城。守护生命这样的重量,对于冬泳爱好者
救援队,是坚守江边的“捞人一把”,是默默践行的“你不问,我便不提”。
英雄有一张张普通人的脸。他们有冬日徜徉长江、亲近江波之乐,也多次为救人
一命面对无数的暗流汹涌。他们说自己也有怕和后怕,但听到呼救声,救人就成了忍
不住的本能。友善人人可为,平凡英雄的伟大,就是遇人危难时施以援手的本能,就
是虽有后怕但仍无畏的坚守,就是点滴爱和温暖的传递。

小康分类

主管:武汉市委宣传部

主办: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