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大事记(1961年-1991年)
2022-06-30 10:32:42 来源:
1961年5月25日 全区将8个分社改为韩家墩、宗关、汉水桥、建乐、劳动里、利济、汉中、荣华、六角亭、三曙、关帝、宝庆、石码头、宝丰14个分社,同时撤销管理区,恢复建立居民委员会,直属分社领导。
1962年4月23日 区委召开全区党员干部大会,动员“精兵简政”,共精简职工4906人,压缩城镇人口14402人。10月28日,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精简干部(含勤杂、服务人员)1261人,充实基层和生产第一线。
1963年9月15日 区全面开展工商企业登记工作。共登记各种经济类型的工商业户17580户。
1964年6月1日 开展安置城市闲置劳动力及动员城市青壮年上山下乡工作。至年底有3263名知识青年和社会闲散劳动力参加农村、农场和新疆的建设事业。
1965年 武汉市第一座大型垃圾肥料场在长丰公社永利大队建成。
1966年 大通巷小学少年女子乒乓球主力队员夏冬香受到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接见并合影留念。
1967年 区人民武装部和驻区军事院校奉命执行“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即“三支两军”)任务;同时成立区支左办公室。
1968年 武汉关水位已超过24.10米,当时预计12日以前水位可能达到25.5米,洪峰于20日前到汉,水位将达到27米以上。硚口区成立硚口区防汛指挥部,各街也成立相应的防汛机构。为了应付紧急情况,全区还建立由工厂、机关、学校组成的2000人的抢险队。防汛工作至9月中旬结束。
1969年 全区工业总产值较1968年有所增长,完成7974.67万元,增长率为19%,人均产值为4167元,较1968年增长19.1%。全区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549.15万元。
1970年12月14日 硚口区提出《关于硚口区区、街工业发展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1970年,区、街工业有很大发展,年总产值达1838.78万元,比去年增长18.39%,试制、投产的新产品34种。
1971年3月6日 全区推广新针疗法和中草药,有2万人参加培训学习,在厂、社、居委会建立300多个红医点,形成群防群治网络。
1972年9月 中共硚口区委召开支部书记以上干部会议,传达贯彻市委工业座谈会议精神,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调整充实改进企业管理体制,加强企业管理,进一步掀起优质高产、多品种、低消耗为内容的增产节约运动,力争完成国家计划。到12月底,工业总产值达到11462.9万元,为年计划的102.4%,交通货运量达66.58万吨,回收废旧钢6308吨,完成市下达计划的105%。积极开展推广“优选法”和“统筹法”,有4万余人参加学习和应用,取得189项成果。
1973年 全区工业生产总值为8241.59万元,超过国家计划的12.27%,利润为1158万元。区内工业企业发展到147个,职工22194人。
1974年 为贯彻落实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农业和关于养猪方面的指示,于上年下半年发动全区收集社会饲料和用泔水喂猪,促进了牲猪的发展。一年多来,有117个居委会开展了收集泔水的工作,设泔水缸2112个,配备了板车和专业人员,收集泔水料285万斤,可供养牲猪1.5万余头,相当增产原粮14.25万斤,支援了近郊先锋、长丰、塔子湖3个公社的40个生产队的养猪饲料。
1975年 全区工业总产值超额完成计划12.47%,商业销售额超额完成利润计划11.69%,支农生产完成计划41.12%。大力开展支农活动,送肥1215担,送粮18.53万斤,送饲料3119万斤。六角亭体育场建成。
1976年 全区举行盛大游行,后各单位召开会议,热烈庆祝粉碎“四人帮”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1977年4月 全区召开工业学大庆经验交流、表彰先进大会。硚口区各战线学大庆先进集体的代表421人,先进生产(工作)者代表396人和全区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共1426人参加会议。
1978年6月28日 全区召开科学技术大会。全区各战线,各方面的科技人员、技术革新能手,取得优异科技成果的代表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共12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对49个先进集体、129名先进个人和84项先进科技成果予以表彰。
1979年11月6日 区工商行政管理局为汉正街郑举选等103户个体工商户核发营业执照。
1980年9月10日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方针以来,硚口区发展个体工商户1103户,其中从事修理行业的164户,服务行业的205户,饮食行业的228户,商业的490户,手工艺等16户。月营业额60多万元,交管理费12900多元。至年底,已发展到1475户。
1981年12月25日 硚口区个体劳动者协会成立大会,在武汉机床厂俱乐部召开。大会通过组织章程,选举出硚口区个体劳动者协会第一届委员会。各街设分会,全区共有个体劳动者1808户。
1982年7月1日 零点,全区开始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全区总户数123032户,总人口数485971人。
1983年1月11日 "区境开展“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简称“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全区共组织430多人宣传队到各街巷广泛宣传,有2700多个单位,出动汽车1859辆(次)31.3万多人(次)参加了治脏、治乱的活动。清除垃圾2757处,约4万余吨;处理蚊蝇滋生地2270余处;处理乱摆摊点1400余起;制止各种交通违章3035起。城建系统组织干部职工植树4万株,新建花坛167处;维修路面317处,12980米;疏通和冲洗沟道5060条,修阴井922处;增加了一批卫生设施。商业系统结合职业道德教育,开展文明经商、礼貌服务活动。建立文明示范店60个、示范柜组170个、示范营业员419
名,有734人挂牌服务;组织个体户参加“学雷锋送温暖”,为孤寡老人服务。"
1984年7月 汉正街小商品市场首次举办大型商品订货展销会。全国18个省市和省内33个县(市)、市内1000余家工厂、商店参加供销活动,成交额1000多万元;展销的8大类上万种商品中,地方产品占2/3。
1985年3月23日 硚口区政府决定,奖励1984年度科技成果。对大江塑料厂、儿童智力计算板等4个单位和项目授予一等奖;对汉水搪瓷厂、FC-84仿瓷砖、壁画及TG84-1型电动风谷机等授予二等奖;对硚口区六角机械厂、转管多用途恒温箱等2个单位和项目授予三等奖。
1986年 全区开始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次年底,全区43家工业企业实行首轮承包。武汉电线总厂以社会募集资金的方式,成立武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同行业第一家股份公司和上市公司。
1987年 市内第一个文化市场———武胜路文化市场开业。长江大酒店兴建,为市内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1988年10月 硚口籍运动员陈静在第24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乒乓球赛中获女子单打冠军,为世界奥运史上第一位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也是中国第一位奥运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
1989年5月31日 区台胞、台属第一次代表大会暨台胞台属联谊会召开。
1990年8月28日 硚口区文化馆和图书馆大楼举行开馆仪式,位于顺道街的文化馆新大楼共6层,从下至上分音像发行站、电子游戏机室、大屏幕投影电视厅、葡萄园歌舞厅、音乐舞蹈排练厅和小礼堂。图书馆为3层,分为阅览室、外借处和少儿图书室。
1991年 市特种焊接设备厂研制的FN200-AM微机控制简带缝焊机开发成功,为区内企业首次承担国家“星火”项目,实现了区企业国家级项目零的突破。次年4月,该厂研制的105微波炉系列无损焊机,荣获“中国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金奖。
 

小康分类

主管:武汉市委宣传部

主办: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