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接送 让社区老人搭上爱心专车
早上七点,家住江岸区西马街道江汉北路社区的雷寿富老人,在老伴和“的哥”刘可军的搀扶下坐上的士,去定点医院做血液透析。
江岸区西马街道江汉北路社区“刘可军”的哥志愿服务队队长刘可军:“每周一、三、五上午必须来接他,到了中午的话就送他回家。如果我没有时间过来,就叫我的同事过来接他,差不多12点左右,我们就慢慢往那附近转了。”
江岸区西马街道江汉北路社区居民雷寿富:“免费接送,开车也很稳。要不是有他们送,我们怎么能上医院呢?”
71岁的雷爷爷患病卧床多年,老伴刘奶奶每个星期都要带他去医院透析三次。老人不会用叫车软件,以往,只能在路边拦车,有时候一等就是大半个小时,雷爷爷不能久站,万一遇到天气不好,更是遭罪。社区网格员也多次帮忙接送,但社区资源有限,像雷爷爷这样的老人也不是一两个,如何更好解决这个难题,社区想到了资源整合的办法。
资源整合 建起爱心交通网络
江岸区西马街道江汉北路社区党委书记、主任施敏:“社区所在地上面就是写字楼,有十几家非公企业。我们要深入挖掘,让更多的资源融入到社区来。将居民的这些需求整合起来,跟社会组织和职能部门进行商议,让他们来认领。就像‘刘可军的哥志愿服务队’一样,随时可以给我们居民提供就医的服务。”
刘可军表示:“刚开始在社区只有5台车子,现在已经有26台车子。现在雷师傅像自己亲人一样,只要有什么需要我们都会过来帮忙。”
五星志愿者 助力解决社区“烦心事”
为了让这样的免费服务更具持续性,社区在民政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设定了志愿者回馈制度,通过积分制,用“服务”兑换“服务”。
施敏:“提供服务,我们都是按时长和他解决问题的件数给予积分。不光是物质上一些奖励,比如说他们可以兑换一些生活用品、享受体检。同时我们也把这个作为积分回馈到志愿者。我们还会评选五星志愿者,从精神上、物质上、需求上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现如今,除了“刘可军的哥志愿服务队”,社区还与其它十多家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形成合作,共成立了14支社区志愿服务队,解决了社区居民上百件难事、烦心事。
施敏:“比如说我们楼上有很多互联网企业,他们深度参与了一些我们制定的智能化的服务。我们还要整合社会力量和更专业的社会组织。预计今年把快递小哥组织起来,不断扩大志愿服务的队伍,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和基层治理。”
主管:武汉市委宣传部
主办: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