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四唯街道大事记(2008年—2021年)
2022-05-16 12:41:26 来源:
2008年 四唯街道围绕沿江商务区的规划建设,积极开展四唯路设计创意一条街工作,协助晋申商务中心项目前期有关工作。
2009年 配合沿江商务区建设,推进三阳四唯设计创意街区建设,积极协助引进创意企业、保险业入驻武汉市建筑设计院大楼
2010年 重大建设项目数1个(丹枫白露酒店)完成投资1亿元。重大前期项目1个(湖锦天悦星辰综合楼)完成环评手续。
2011年 2011年,重大建设项目数4个,其中在建项目1个(丹枫白露酒店于12月12日试营业);新开工项目3个已完成前期工作;协助武汉建筑设计院周边地区业态逐步向创意设计类延伸;协助新长江•国际、三阳金城等楼宇进行业态调整布局。先后引进中信银行三阳路支行、湘鄂情酒店、谢先生餐饮店等145家企业入驻辖区。
2012年 成功引进湖北金中泰有限公司、湖北环艺园林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信银行等多家企业。特色路街建设向纵深推进。
2013年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引进设计创意、金融、保险等相关企业,中信工程设计建筑有限公司于12月成功入驻四唯辖区,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实现了新兴街一片安全拆旧。完成地铁七号线、艳阳天及扩大片房屋征收项目的入户调查和前期准备工作。
2014年 街道区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成功引进锦悦酒店管理公司、银丰集团、中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重大项目建设推进迅速。
2015年 2015年,围绕创意四唯的发展定位,结合辖区企业优势特点、空间布局、发展方向,积极推进辖区创意设计企业做强、做大形成产业链,不断加大辖区旧城改造力度,新建高端商务楼宇,引进区域总部经济和优质设计、金融类企业入驻。加强与企业沟通协调,积极为企业提供发展平台,辖区共10家企业入围区纳税或营业收入百强企业、3家企业入围区创新、创业十强企业。
2016年 围绕创意四唯的发展定位,辖区共10家企业入围江岸区纳税或营业收入百强企业、3家企业入围江岸区创新、创业十强企业。中南市政设计总院大厦、都市产业大厦;湖锦天悦星辰两栋楼宇已全部封顶,现进入装修阶段。7号线三阳路风塔配套综合开发项目完成施工桩470根。
2017年 深入挖掘企业信息和投资项目,成功引进了大型企业:长江航道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长江之门”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中南市政设计研究总院大厦已完成整体验收并于10月8日投入使用,都市产业大厦正在进行对外招商,天悦外滩金融中心企业入驻率达50%,三阳路创意设计片区的效应逐步显现;轨道交通7号线综合开发项目已完成一期核心筒结构封顶,二期基础结构地下室第一道支撑完成了四分之一。
2018年 对辖区已竣工的商务楼宇的信息进行了全面摸底,形成数据库,并且分别与武汉文化发展集团、房融机构、金发置业有限公司、新长江物业等单位建立了招商引资信息共享平台。依据区十三五规划并结合街道定位,有针对性的引进创意设计类企业、金融业、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智能科技研发型机构等
2019年 三阳路邮局扩大片完成全部签约和拆除,新兴街二期完成全部签约并基本完成拆除,“楚商大厦”项目顺利完成整体清退拆除,艳阳天地块已被远洋集团与2049集团联手摘牌,“创意之都”核心区正在酝酿打造。
2020年 立足“长江左岸、创意四唯”的目标定位,利用疫情过后重振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大辖区新长江国际、铂仕汇国际广场、都市产业大厦、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大楼、天悦外滩金融中心等优质楼宇的服务和招商力度,积极支持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企业的落户和发展,进一步改善和优化辖区的经济发展结构,不断提升辖区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
2021年3月31日 成立江岸长江左岸创意设计集聚区综合党委,着力把集聚区综合党委建成联结集聚区企业和各项工作的“轴心”,形成强大的资源调度整合能力。构建组织网络,着眼于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覆盖”,建立集聚区综合党委—楼宇综合党委—基层党组织”三级组织架构。
2021年5月8日 打造长江左岸创意设计城服务中心,长江左岸创意设计城由“解放大道、武汉大道、一元路、沿江大道”围合而成,其中核心区域为一元路——胜利街——六合路——中山大道,中心提供帮办代办、政策宣讲、政企沟通、招商引资、人才招聘培训和高端个性化需求,力争通过凝聚创意设计人才、企业,助力创意设计产业蓬勃发展,引领城市功能更新和环境品质提升,着力打造工业设计建造、创意设计、研发设计为主的设计产业集群。

小康分类

主管:武汉市委宣传部

主办: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