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要讲话
工作部署
理论文章
新闻报道
典型人物
课题报道
专题片
出版物
文艺作品
电影
重大工程
个人作品
统计数据
实物资料
江岸
江汉
武昌
洪山
硚口
汉阳
青山
东西湖
蔡甸
江夏
黄陂
新洲
经开
东湖风景
东湖高新
首页
>
东西湖
>
大事记
> 正文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1975年)
2022-03-14 13:58:59
来源:东西湖区委宣传部
调整字体
1975
年
1月
18日 区法院在东流港水利工地召开批斗公判大会,对破坏农业生产的7名罪犯进行宣判。2000余人参加大会。
20日 区革委会组织计划生育提倡晚婚巡回报告检查团,在全区巡回报告16场,听众达45000余人次。
22日 区委和区革委会联合发出《关于1975年区、场直属单位大办农业的通知》,要求各部门在搞好本行业本部门工作的同时,坚持亦工亦农方向,采取种高产田和参加农忙劳动两种形式,投入全党动手大办农业的高潮。规定:有工人的非农业单位大体按照1人1亩田就近划地,种高产田,并列入本年生产计划;行政事业机关单位每个干部职工(老、弱、病、残除外)全年完成100个劳动日,实行定点挂钩参加农忙劳动。
3月
12日 区委发出《关于进一步开展血防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东西湖区的钉螺面积由解放初期的41.1万亩缩小到目前的1.38万亩,血吸虫病发病率由占全区人口的70%下降到4%,但仍有43个有螺大队、13842亩钉螺散布在192处没有消灭。《通知》要求紧密结合生产,搞好血防工作,力争在1975年“五一”节以前,基本灭完钉螺,治完病人。
14日 撤销东西湖良种繁育场。原场党、政、财、文事务划归辛安渡农场。
4月
17日 省委同意将汉阳县东城垸农场划归武汉市,交由农管局管理。5月26日,东城垸农场改称东西湖东城垸农场。6月13日,正式办理移交手续。1977年1月1日,东城垸农场回归汉阳县。
5月
7日 区委发出《关于增加生产,厉行节约的意见》。指出:1974年与1966年相比,农场农业劳动力增长一倍多,拖拉机增长一倍多,土地面积也有所扩大,但棉、粮单产和总产均没有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劳动生产率低,成本高,连续8年亏损;农场在人力、物力、设备、土地各方面都有不少浪费。要求充分发动群众,在各条战线,多个方面深入持久地开展增加生产、厉行节约的群众运动。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努力提高单产,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搞好多种经营,增加产值收入,加强经济核算,努力降低成本。6月28日,召开全区增产动员大会,要求各单位制定具体计划和措施。
6月
11日 区委召开理论宣传工作会议,传达省、市理论宣传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全区理论宣传工作。全区时有政治夜校658所,47679人参加学习,占职工总人数的70%;有业余理论学习小组692个,6915人参加学习;党委建立中心学习小组,207人参加;区委举办5期领导干部学习班,生产队长以上干部1728人参加学习。
26日 区委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工宣队(贫管会)工作的通知》。
8月
11日 区委召开常委会会议,学习邓小平、叶剑英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传达市委召开的郊区区委会议精神,要求各级党委要坚持以毛主席“三项指示(即要学习理论、反修防修;要安定团结;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为纲,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整顿,狠批资本主义倾向,把生产和各项工作搞上去。
9月
17日 区委根据市委指示,决定成立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办公室。要求全区各单位大造革命舆论,放手发动群众,进行背靠背的检举揭发;开展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的群众性斗争。
20日 区委发出《关于加快湖区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由于湖区沟渠淤塞,排灌混流,水工建筑和排灌设备没有配套,致使地下水位高,地温低,冷浸、烂泥田面积大,仍然处于广种薄收状况。因此,在粮食生产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湖区实际上是全区农业学大寨的薄弱坏节。区委决定:加快湖区建设,尽快改变湖区面貌。要求:区、场两级要把人、物、财力集中地用到湖区建设上去;进一步搞好湖区建设规划;增加湖区劳动力;各场要书记动手,组成专班子,切实加强对湖区建设的领导。
20日晚11时—9月25日凌晨 东西湖区统一清查流窜犯。出动公安干警、民兵、干部、治保会成员、群众积极分子,在重点位置设卡,并对旅店、车站、江河、湖泊、渡口、仓库、货场等重点单位进行清查。10月10日至15日又进行一次清查流窜犯统一行动。
10月
28日—11月3日 区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学习贯彻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800余干部参加会议。会议传达中央提出的“全党动员,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战斗任务,要求掀起学大寨的新高潮。
10月
东西湖化肥厂(厂址新沟火车站铁路北侧)建立,1976年正式投产,至1990年可年产磷肥1000吨、复合肥1500吨。从1996年起该厂租赁给武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后售给武汉市青山硫酸厂。
11月
市委组织几万名劳力,支援东西湖农田水利建设。这次农田水利建设以治水、改土为中心,以湖区为重点,以建成高产稳产基本农田为目标,开沟清淤,深沟抬田,消灭钉螺,平整土地,修堤培路,实现高渠灌溉,低向排水,排灌分家,旱涝保收,稳产高产。至次年2月,共完成500万方土方任务,其中包括建成东流港排水工程和46公里自流灌溉工程。
12月
1日 东西湖区召开农业学大寨干部动员大会,区委书记马逢元,区委副书记、区革委会主任张连越,市科委主任王家吉在会上分别讲话。会议动员干部在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群众运动中与贫下中农一道,大批修正主义,大批资本主义,大干社会主义,苦战两三年,把东西湖搞上去。
10日 区革委会制定《武汉市东西湖区1976年至1978年生产规划(草案)》,强调继续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落实“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大力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工业和为城市人民服务的副食品加工业,把东西湖建成城市副食品基地。
12月
△慈惠墩农场技术干部杨途之受市农业部门派遣,赴扎伊尔传授蔬菜生产技术。1981年11月至1984年7月,该场江道友、龙太平相继再赴扎伊尔传授蔬菜生产技术。
△东干渠竣工。该渠全长7公里,西起46公里进水闸,东止北14支沟,渠底高程19.8米,堤面高程23.4米,是46公里进水闸主要灌溉渠,可灌溉2万余亩农田。
是年
△汉江干堤按统一标准进行加高培厚。其设计标准是以武汉关水位29.20米与新城下泄流量1.5万立方米/秒相结合,经过东荆河与杜家台分洪后,推算出新沟水口水位30.9米,再按超高1.5米为标准确定堤顶高程。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水产养殖场试验站进行杂交鲤试验成功。1977年,国家科技办公室和农林部水产局在浠水县召开鉴定会,将杂交鲤定为新优养殖品种,向全国推广。
△开始兴建35千伏吴家山变电站,总容量为9600千伏安。该站的供电解决吴家山地区工农业生产和附近用户的照明用电。
上一篇: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1974年)
下一篇: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1976年)
小康分类
主管:武汉市委宣传部
主办:长江日报